找到相关内容2380篇,用时5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谈心说识(四):生命的根源

  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》卷四:“如来,是善不善因。……为无始虚伪恶习所熏,名为藏识,生无明住地与七识俱。如海浪身,长生不断。离无常过,离於我论。自性无垢,毕竟清净。”   是在说明,阿赖耶识的产生,一方面是依如来藏心,另一方面是依无始来的虚妄习气。在这真相的如来,与业相的虚妄习气相互交织之下,才成立其为阿赖耶。因此从一切法依阿赖耶识而生的方面看,是杂染诸法的所依;另一方面看,也正是迷悟关键...

    释依昱

    |唯识|谈心说识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6/12480083354.html
  • 佛教思想与伦理学

    众生的心的本性,或吾人的本质。指显现于吾人的意识表面以前的根源的性情),是依如来故有的生灭心,名为阿黎耶识。   ⊙一心真如,能生一切法   若依‘大乘起信论’来说,此识乃非真非妄,能真能妄的所谓...人”的体认和说明,可谓最深切、最透彻。   过去任何哲学家或思想家,皆无人能以一万一千余言,总持少文而摄多义,毫不遗憾地道破人的真相──如来秘藏、未完成的佛。由此论之诠释,吾人得以从佛教思想,来窥知...

    陈进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6440483457.html
  • 三阶教寺塔窟溯踪——以隋唐长安为中心

    、双手或合十或捧物,身前皆有菩提树,树冠隆起远观略如莲花,门左之像则手牵一小人。关野贞认为龛门侧两躯似马地,但未言所据。幢上经文虽颇残泐,但仍能辨出早期版本的“大如来”佛名。此幢造型形殊像美,是否...心远七憎,以果收因,则含生皆佛。将时验质,则以位独凡;上根下根,洞悟其旨;真学妄学,究竟其门”之文,应该可以成立。所谓“以果收因,则含生皆佛”;是以如来佛性说为成佛因果;“上根下根,洞悟其旨”与“将...

    张总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11024383799.html
  • 佛教思想与中国文化

    、“实际”以及“佛性”、“如来”等等。由于他们一切都从“真如”、“佛性”出发,...

    郭朋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9500784780.html
  • 万世译经师——鸠摩罗什菩萨略传

    至今盛诵,无有替废。冥祥感降,历代弥新。由于其本身之证量,深会佛旨,历代因鸠摩罗什菩萨所译出之经论,而启悟佛法者众多,著名的例证有:惠能大师悟于《金刚经》、中峰禅师等闻诵此经而有省发(但仍未实证如来而...》等诸般若系经典,实为大乘佛法「如来藏法」之传人也。其后约两百年,正当是后继者玄奘菩萨(公元602年~ 664年)的少年时期,跟随他二哥至「洛阳净土寺」学习佛教经典。玄奘十一岁时即开始诵读「鸠摩罗什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15594086286.html
  • 学《心经》用《心经》

    缘虑心”。三是“集起心”,指的是第八阿赖耶识,具有集聚诸法的种子,生起现行、发挥作用的功能。四是“坚实心”,指的是如来,自性清净,不生不灭。通过般若的理解与修证,最后所证悟的境界、净化的心灵,那就是...另外有个裁判者,自己的行为就是自己善恶果报的裁判。阿赖耶识的作用,一是含藏义,无始以来的种子都在阿赖耶识中含不失。二是阿赖耶识所善恶种子具有“引自果”的功能,由于阿赖耶识也是等流的(相续不断),所...

    净慧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230686339.html
  • 索达吉堪布:《解义慧剑释》讲记 第六课

    论典,关于如来的清净部分也讲得比较多。关于平等,平等就是远离四边八戏的大空性,这样的空性在显宗所有的般若经当中也讲了,然后《中观根本慧论》为主的《中观六论》也讲得比较多。所以显宗当中,释迦牟尼佛的第二...微妙法,百千万劫难遭遇,   我今见闻得受持,愿解如来真实义。   为度化一切众生,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!   第六课   现在我们讲量的分类。量的分类有名言量和胜义量, 先讲名言量。前面...

    索达吉堪布

    解义慧剑|般若|窍诀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8483486464.html
  • “心”的佛教之最终成熟

    复名法身,又称如来,又号法界,复名法性,如是等名,无量无边。”〔12〕因为此“一心”是“般若”智慧的载体,所以依止此“一心”修止观,便能开启“般若”智慧,体悟“中道实相”,从而获得解脱,此即慧思之所...人不知所以。其实,这个原则在大乘佛教的经典里早就广有言说,如《金刚经》云:“如来所说法,皆不可取,不可说,非法,非非法。”基于此,才有“不应住色生心,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,应生无所住心。”这个“无所...

    陈坚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425386649.html
  • 金刚顶宗发菩提心论讲略

    如《法华》不轻菩萨礼四众云:我深敬汝等不敢轻慢,所以者何?汝等皆行菩萨道,当得作佛。又如《理趣释》云:一切外道诸天,悉具如来,是未来佛,真言行人知此,故不敢轻慢。  [释] 又于大悲门中至而不吝惜...敌对也。是即阿字三义,是即三密功德之力,是即一切有情于如来中备具三种身口意之金刚,亦即佛莲金三部之诸尊也。顶者,如人之身,顶最为胜,喻此金刚教法,最尊无上也。瑜伽此云相应,显教中亦有此称,惟在无明分位...

    威音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13470086957.html
  • 瑜伽焰口施食要集详注

    约理说,即第八识,王所未分,心境未彰,故云一炁也。谓依如来,有生灭心,不生灭与生灭和合,非一非异,而成阿赖耶识。内有此识,外有空界,所谓晦昧为空者。故知一炁是彼识体,不了本空,转成能见能现,于是遂有...如来(拈香),毗(众和)卢如来,大光明问讯,放炉趺坐。  毗卢者,即毗卢遮那之略法,自佛之通称,此云光明遍照,又云大日。慧苑《音义》上云:“毗通也;卢遮那光明也。”《大日经》云:“如世间之日能除一切...

    祩宏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13493387055.html